天天播报:昆明城投债风波背后:土地市场遇冷冲击?
昆明被推到了风口。
近日,一则关于“昆明滇投10亿元超短融顺利兑付,主要是省财政的钱,来源是社保资金和公积金”的传言刷屏网络,并再次引发公众对地方债务的关注和担忧。
该传言截取于一份来自海通证券固收团队举办的电话会议纪要《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
(资料图片)
面对上述传言,昆明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5月24日发布严正声明,称近日关注到部分微信群和网络媒体出现了题为“昆明银行口专家路演要点”和《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的不实信息传播,请社会各界理性辨别网络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随后,海通证券发布声明澄清,称某外部参会人员在参加上述电话会议所表达的言论,出现了题为“昆明银行口专家路演要点”和《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的相关不实信息传播。并强调,外部参会人员言论仅代表其个人,不代表海通证券观点和立场。
民生银行昆明分行同样发表声明,称上述言论涉及民生银行普通员工马某某,并表示马某某参加此次活动从未经我行批准和授权,系员工个人行为。
东北证券分析师陈康认为,与其他省会相比,昆明债务规模并不算大,但从2020年开始,昆明市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对于债务的覆盖程度随之下滑,使得昆明债务压力骤增,这也是市场关注的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2022年昆明地方债务余额2230.56亿元,发债城投平台有息债务余额3742.49亿元,现存城投债余额763.35亿元,发债城投的城投债余额占城投有息债务20.40%,债务负担相对较重。
另据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2022年昆明城投债达到3577亿元,债务率高达550%。
城投债务失速?
此次传言是由昆明城投两只债券出现延迟兑付问题引发。
5月19日,由昆明市土地开发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昆明土投”)发行的2亿元规模短融“22昆明土地CP001”到期,但直到5月21日才完成兑付。
紧接着,同为昆明市国资委下属企业的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昆明滇投”)的10亿元超短融“22滇池投资SCP003”也面临兑付问题。该债券原定于5月19日到期,因该日期为周末,顺延至5月22日兑付。
尽管两只债券最终完成兑付,但仍引起业内重视。“昆明城投到期偿付压力较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更重要的是这并不是结束,未来还有不少的债券需要兑付。”有债券市场固收人士对记者表示。
记者注意到,2022年以来,昆明市多家市级城投平台遭遇了惠誉、穆迪、中债、联合资信等评级公司下调评级的事件,多数评级的展望从稳定调整为负面。评级以及展望的调整主要有云南省税收收入减少、政府性基金收入表现走弱、债务增加、城投平台财务状况恶化等原因。
最近的一次评级事件来自5月18日,当天新世纪评级发布公告,决定维持昆明滇投主体信用等级AA+级,调整评级展望为负面,维持“17滇投债”债项信用等级AA+级。
公告还显示,昆明滇投其他资产主要为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土地资产、应收政府机构或当地其他平台公司款项,短期变现能力弱,可变现资产对短期债务的覆盖程度不足,债务集中偿付压力大。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昆明滇投短期刚性债务(按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估算)合计142.48亿元,2023年内到期或到行权期的存续债券本金合计38.1亿元。而公司账面货币资金快速消耗,2020年~2022年末及2023年3月末货币资金分别为53.66亿元、32.24亿元、7.28亿元和3.51亿元,且目前货币资金主要集中于上市子公司滇池水务,而债券集中于母公司。
此外,2022年11月以来,昆明滇投还数次被列入票据逾期名单。另据公开信息显示,昆明滇投目前境内债有5只,存续余额共41.2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3只,合计规模25亿元。
尽管此次两只债券完成兑换,但后续城投债压力犹存。5月22日,就昆明城投兑付问题海通证券、民生证券召开电话会议,会议内容聚焦于化债资金来源,以及昆明城投后续债务压力方面。次日,两场会议纪要流出,关于“昆明滇投10亿超短融顺利兑付,主要是省财政的钱,来源是社保资金和公积金”的流言刷屏网络。
5月24日,昆明市国资委、海通证券和民生银行昆明分行相继发布澄清声明,称题为“昆明银行口专家路演要点”和《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是不实信息,参会人员言论仅代表其个人。
何以高企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偿债的重要资金来源,和地方债尤其是专项债的偿还,以及城投企业的结算回款及资金支持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下半年起,在政策收紧、疫情影响及行业风险加速暴露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土地市场也随之遇冷。数据显示,2022年土地出让收入由2021年8.7万亿元减少至6.7万亿元。
具体到昆明,2019年开始,受昆明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影响,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滑明显。根据昆明市财政局数据,2018年~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超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9年达到956亿元高峰,此后开始下降。其中2020年和2021年昆明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为737亿元、451亿元,同比下降22.9%、38.8%;2022年更是同比下降约68%至146亿元。
另据昆明市2023年预算安排,预计今年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371亿元,较疫情前2019年956亿元的规模,缩水约6成。
陈康表示,昆明市财政对土地依赖度较高,因此近些年综合财力逐年下滑,债务压力加剧。“土地市场遇冷对昆明财政收入造成巨大冲击,也打破昆明的财政收支平衡。”
不过随着市场恢复,昆明土地收入持续下降后,在今年前4个月实现止跌。昆明市财政局数据显示,1~4月,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8亿元,增长2.8%。
土地出让金减少之外,昆明第三产业增速也处于放缓态势。
作为以旅游业发展为重点的城市,旅游业及持续拉动的相关服务业是昆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昆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数据显示,2019年昆明第三产业GDP为4126.8亿元,同比增长40%。
遗憾的是,受经济下行加大及疫情反复影响,2020年开始,昆明第三产业受大环境影响增长乏力。2020年~2022年,昆明第三产业GDP分别为4318.51亿元、4601.67、4801亿元,增长2.5%、5.4%、2.7%,经济增速较慢。
“土地财政下降叠加第三产业增速放缓,或是造成昆明财政债务困难的主要原因。”昆明一国有企业高管表示。
事实上,部分经济较差的地方债务问题正在逐渐严重,比如今年年初发生的贵州遵义156亿元债务违约事件。对此,西政资本表示,在弱经济城市,因地方财政承压,全国范围内更多的城投平台则同样面临新债发不出且非标融资持续收缩的问题。
短期内是否会出现城投公开债券的实质性违约?西政资本认为不会出现。“这关系到政府的信用问题。”结合近期市场情况,西政资本分析,或将有越来越多的平台会选择技术性违约,但最终会完成兑付。
但对于弱省市来说,西政资本表示,城投的长期化债可能更多地也只能指望楼市及土地市场的回暖,只是这种希望对于三四五线城市来说已变得更加渺茫。